学校介绍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是一所地处老城厢的公办初中,前身是上海市求知中学(原校址是上海市敬业中学旧址),2004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并与百年老校敬业中学形成紧密联系的“教育链”。学校占地面积4876平方米,建筑面积6445平方米。拥有一栋5层教学楼。目前,在校学生465人,六至九年级共16个班级。教职工67人,其中教师60人。步入校园,精巧玲珑的校舍内绿意葱茏,花坛小品、宣传板报、走廊文化、师生作品相得益彰。在这里,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 学校自2015年加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项目”,坚守教育本原、坚持育人为本、提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在办学中秉承敬业文化的精髓,以“求真知礼、敬业乐群”为校训;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一个教师感受幸福”为办学理念;以“求真、向美、互爱、共存”为学校文化追求。创设以“I-CACM课程群和STEM+课程群”两大特色校本课程引领的“嘉年华”课程,着重打造“学会选择、体验表达和分享成功”的多彩课堂;推进以商标文化为载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和以“班级育人共同体”为核心的德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学习经历。旨在培育具有知书明理、良善通达、健康和谐和全面发展特质的“诗情画艺”敬初学子,塑造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魅力教师形象。课程建设锻炼了教师队伍,教师在其中获得成长又反哺于课程。正是在学校持续的课程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发掘出自身潜力,开辟出第二专业;越来越多的80、90后教师脱颖而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求知社”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教师汤扬、陈艳分别在英语、体育课程教学比赛中获市区级一等奖;数学教师谷科的《桥梁设计》STEM+课程荣获2017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金质奖章,同时也被吸收为上海市创客-桥梁课程编写组核心成员。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多次在各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接待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教育考察团,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年龄分布合理,70后教工占全体教工的2/3以上,师资队伍朝气蓬勃,富有潜力。注重教师聘后管理,优化师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骨干教师分布合理,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0名;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名。各年龄层教师在学校中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与强有力的支撑,是一支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充满智慧的教师团队。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步实现了管理规范,文化浸润,温馨和谐,人民满意的办学目标。学校是上海市安全文明校、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准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上海市体育多样化试点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学校、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上海市STEM+研究项目合作学校、区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区绿色学校、区青少年保护先进集体、市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优秀实验基地、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学校、敬业中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学校还是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引擎”计划项目合作学校、市第二批新优质集群项目学校,区新优质集群项目学校共同体成员校、豫园学区成员校,在打造新优质学校的路上,学校也将成为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了落实中考新政,学校又以“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借助“嘉年华”课程平台,广泛吸纳社会教育资源,率先在跨学科融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多批次接待韩国釜山、中国台北和外省市同行的学习交流,并与北京、贵州遵义、上海崇明等学校结对,与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黄浦区消防支队复兴中队、上海市商标历史文化馆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形成了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资源清单。将综合实践课程深入到教研组工作中,以社会实践课程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探索“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新途径。学校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走进上海商标历史文化走廊》荣获2019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活动项目,《墨香书联》楹联系列课程入选上海学校“中国系列”课程。先后完成《提升“嘉年华课程”品质的实践研究》《构建校本I-CACM课程,营造多彩文化校园》《构建融合传统文化的初中特色课程研究》等市区级课题研究。
校园风光






学校名称
敬业初级中学
2025年招生对口小学
实验小学、回民小学
2024年招生对口小学
实验小学、回民小学
2023年招生对口小学
实验小学、回民小学
2022年招生对口小学
实验小学、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