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一、历史沿革 上海市江宁学校前身系由生活小学、金行小学两所私立小学于1956年合并而成,其中生活小学创办于1933年,金行小学创办于1936年,两校合并后改名为江宁路小学。1975年新会民校并入。1981年江宁路小学于江宁路1085号(原生活小学校址)翻建新校舍,原金行小学(江宁路1011号)为一分部;原新会民校(新会路74号)为二分部,中心小学建制。1994年江宁路小学实行公立转制,改校名为民办江宁小学。2000年由小学升格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校名为上海市民办江宁学校。2000年9月上海市民办江宁学校迁到西康路1518弄1号。2001年改校名为上海市江宁学校。2007年上海市江宁学校退回公办体制。2010年学校又增加了澳门路660弄71号校区(原明山小学校址),2016年学校又增加了石泉校区(租借北海学校)。 二、目前状况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9296平方米(其中江宁校区14659,明山校区4637),建筑面积15243平方米(其中江宁校区11017,明山校区4226),运动场面积6388平方米(其中江宁校区5275,明山校区1113)。现有班级46个(其中小学34个,中学12个),学生1700余人(其中小学生1326人,中学409人),教职工151名。学校已形成了“务实、创新、健康、向上”的校风,“格高、业精、扎实、求新”的教风及“乐学、好学、活学、博学”的学风。 三、教育改革 学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1984年实行优化体育教学结构的改革,并开展了对学习优等生及学困生的“跟踪教育”的研究。1986 年对教学工作进行了“流程管理”的改革,后延伸到行政管理、德育等工作中。 进入“十二五”以来,上海市江宁学校直面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为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确立了“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办学理念,不断优化学校培养模式。学校以上海市教委推出的“新优质学校”项目为载体,提出了“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品质”的办学新目标,明确了“质量优、负担轻、特色明”的办学新任务,逐步形成了“有细节的德育、有选择的课程、有品质的课堂、有智慧的教师、有活力的学生”的办学新特征,确定了学校在新时期塑造优质教育品牌、实现教育转型要求的历史使命。 学校教育坚持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两个纲要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课程德育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受到了市区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分层递进实施,加强各学段间的衔接。近年来通过开展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整体架构丰富、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调整、拓展和整合,努力提升课程品质,实现让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荣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第11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为学校课程持续优化和形成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激励教师继承并发扬历代江宁人的优良作风,以“务实创新、健康向上”为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体教师的力量,培养教师“爱岗爱生、敬业专业、求真求实、创新启智”的职业精神和“终身学习、主动反思、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发展态度,不断扩大教育视野,提升教育境界,逐步提高包括探究意识、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技术和实践智慧等专业素养,为师生的多元发展、快乐成功创造了条件。学校涌现出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改新星”、“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等一批优秀教师。作为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学校先后培养了6个区学科带头人、9个区高级指导教师,涌现出了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上海市劳模”、“全国教改新星”、“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等一批优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多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厂务公开”先进单位、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健康单位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
校园风光




学校名称
江宁学校
2025年招生对口小学
对口小学:江宁学校小学部
2024年招生对口小学
对口小学:江宁学校小学部
2023年招生对口小学
对口小学:江宁学校小学部
2022年招生对口小学
对口小学:江宁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