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上海市第十中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民立女中。市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也是上世纪初上海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创办的现代名校。著名教育家吴若安曾任市十中学校长,她倡导的“思无邪,行必正”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1年学校通过评审,被命名为黄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坚守“正思笃行 勤学”的市十文化,积极探索“自主+责任”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发展自己“鼓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培养出一大批品学兼优、有责任感和自主能力的优秀学子。 学校致力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将三类课程有效组合,以“基础型课程层次化、拓展型课程多样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为课程实施策略,优化课程架构和实施管理,初步形成高中“模块化”的校本课程结构。同时,学校以课程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要求。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研究,聚焦课堂,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学方式。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温馨课堂,活动教学”的教学主题,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探索出一条提升教学品质的校本之路,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以“责任、选择、合作、创新”为核心元素的课堂“4C”教学。在取得良好教学效益的同时,也催生出一批优质课题和优秀教研成果。 多年来,学校已逐步形成“理科见长、体艺双飞”的办学特色,物理、化学竞赛屡获佳绩,“三棋”、版画特色鲜明,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居于市、区内同类学校的前列。目前学校是上海市教卫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区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校园风光
上海市第十中学2023年区级优秀体育学生招收方案
发布日期:2023-04-18 发布人:校长室
根据《2023年黄浦区高中阶段学校招收区级优秀体育学生工作方案》现制定2023年本校招收优秀体育学生方案如下:
一、招生项目、名额及范围
1. 招生项目:棋类(围棋、国际象棋、象棋)
2. 名额:10名
3. 范围:本区
二、招生与录取条件
具有2023年黄浦区中招报名资格并完成报名的考生,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填写《2023年黄浦区高中阶段学校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并经毕业学校公示5个工作日。考生必须参加上海市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自2020年9月1日起获得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认可,并与招生学校项目对口的市级及以上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前6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5名的学生。见《2023年上海市市(区)级优秀体育学生市级体育赛事认定目录》
2.经区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项目专家组测试认定确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少数体育后备人才。
三、测试时间、地点与项目
1. 测试时间:2023年5月6日(星期六)下午14:00—15:00。
2. 测试地点:市十中学(永宁街25号)勤学楼一楼会议室。
3. 测试时需带好:
(1)在资格确认环节,考生须出示填写完整电子学生证(或其它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
(2)经初中学校审核确认并经有效公示的《2023年黄浦区高中阶段学校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报名表》。
(3)相关成绩证明材料(奖状、证书或比赛秩序册成绩册等)。
4.测试项目:专项技术
(1)理论测试
(2)对弈成绩
四、招生录取过程及办法
1.学校于2023年4月18日前在学校校园网上公告本校招生方案。
2.学校成立区级优秀体育学生招生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本校区级优秀体育学生招生方案和选拔录取程序,进行公开测试选拔,测试过程将全程录像。学校根据该学生的运动竞赛成绩、获奖情况、身体与专项素质测试成绩及学业、品行等综合情况择优录取。我校录取的区级优秀体育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2023年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3.学校于5月6日完成体育专项测试及综合素质评估,并将拟录取的区级优秀体育学生的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后,将《2023年黄浦区高中阶段学校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汇总表》、相关学生《报名表》等报区教育行政部门。
4.被确认为区级体育优秀学生最终可填报1个志愿,一旦签字确认,不得更改或放弃。
五、强化安全保障
1.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规范做好组织工作,做好参加资格确认现场专业技能评价学生的健康提示,测试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强化应急救护保障,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工作平稳有序。
2.对所有考务相关人员及考生近期健康状况等进行考前排摸,开展前期工作布置及培训等工作。所有考务相关人员考前应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正确戴口罩、勤洗手。
3.及时做好考场消毒工作,在考前、每位学生被测试后及时消毒;消毒着重在对地面、手部接触的物体表面等部位。
4.测试结束后,及时引导考生离开考场,防止人员聚集。
5. 考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处置并上报。
六、咨询时间及电话:
1.咨询时间:4月23日、4月24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
2.咨询电话:63770024*215钱老师
3.有意向前往测试的学生,请按时电话咨询
上海市第十中学
2023年4月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根据《2021年黄浦区初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我校定于3月20日—3月26日在学校网站(https://d10.hpe.cn/xykfr/)开展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欢迎对口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及家长关注并了解市十中学办学情况,若有问题也可留言咨询,学校将给予相关回复。 图片 学校简介 上海市第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学校创办于1906年,现为公办完全中学。2011年,学校创建黄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成功,成为区内第一所具此称号的完全中学。学校历经百年积淀,逐渐形成了“正思、勤学、笃行”的核心文化,确立了“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 旨在培养“为人忠实、作风朴实、学习扎实、身体结实”的市十学子。 近年来,学校围绕“办一所校园更显人文、学生更有活力、教师更具智慧的有鲜明特色和自主发展空间的市(区)有影响力的优秀完全中学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以“自主责任教育为主体、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和项目的特色化发展为两翼”为路径,历经 “阳光市十、和谐校园”、“阳光市十、活力校园”、“阳光市十、智慧校园”三个发展阶段,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黄浦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准校、黄浦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黄浦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先后获得过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象棋协会先进单位、黄浦区教科研先进集体、黄浦区少先队红旗大队、黄浦区教育系统红旗团组织等荣誉。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始终居于区内同类学校的前列。 欢迎全屏观看 百年老校 文脉绵延 1 历史沿革 上海市第十中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民立女中,是上世纪初上海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创办的现代名校。二十世纪初,民主新潮浪涌,创办新学成为时尚,沪上开明士绅苏本炎,抱着“兴国利民”的宗旨,由兄弟四人创办了民立中学,又鼎力相助同辈苏本喦五姐妹创办了当时屈指可数的女校——民立女子中学堂。 学校历史悠久,传统优良。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学生地下党组织就积极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和抗日解放斗争。“民立女中”的学生运动在上海人民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荣的篇章。 图片 图片 1956年1月学校转为公办,“民立女中”总校更名为“上海市第十女子中学”;1960年学校跻身市、区教育先进行列,1962年学校被列为区重点中学;1963年学校迁入永宁街25号新落成的教学大楼(现今校址)。1969年实行男女同校,学校再次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中学”。 吴若安 百岁教育家 新中国学校第一任校长 图片 吴若安(1890~1990),1949年8月任民立女中校长,1956年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她倡导“思无邪,行必正”的教育思想,对学校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任委员,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等。 图片 2 校友风采 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办学根基扎实,传统特色鲜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成为百年老校弥足珍贵的历史名片和学子代表。 图片 苏祖斐(1916届校友) 苏氏后代,原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 中国儿童营养学奠基人 图片 于漪(40年代校友) 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 荣获全国“改革先锋”称号、 上海首位“全国十佳教书育人楷模” 图片 高芝兰(40年代校友) 女高音歌唱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图片 李淑铮(40年代校友) 民立女中中共地下党负责人, 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图片 周珂(右一)(40年代校友) 民立女中中共地下党负责人, 原《新民晚报》副总编辑 图片 阮荷珍(前排中)(50年代校友)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机长 图片 赵青(左一)(50年代校友)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顾问 图片 莫群欢(50年代校友) 我国唯一的女勘察大师 滑动查看更多 育人为本 创新发展 1 德育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利用百年校史资源,开展爱校荣校教育,传承百年校园文化,厚植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怀。以自主+责任教育为主线,关注学生的品行和人格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习惯养成、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精神。通过开展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幸福阅读成长月”、“志愿实践服务月”、“市十文化传承月”、“社团活力展示月”等主题文化月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内教育生态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各类仪式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留有特殊的记忆。 2 课程教学 学校致力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以“基础+校本的模块化构建、分科+分层的个性化导学、共班+走班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学业+实践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实施策略,合理搭建课程模块,满足学生多元、多层次需求。 学校开设有包括“版画”、“文博探宝”、“方寸世界”、“野外生存”、“棋类”、“模型制作”、“TI83图形计算器运用”等多门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以及深受学生喜欢的“绿色青春”环保社、“EXPLORE”科技社、“0+”新闻社、STEM科创社、“十宿”天文社、锋芒辩论社、七夜雪话剧社、“光翼”文学社、HOT青春舞蹈社、光影电影社等多个学生社团。学校还建有“版画创意实验室”、 “生物工程体验实验室”和“人文素养培育实验室”,形成了 “人文、科创、艺术”三大创新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自主创意”为主题轴的系列特色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艺术、科技、人文创意思维。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研究,聚焦课堂,从提出“温馨课堂,活化教学”的教学,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思维度,到推进 “4C”(责任、质疑、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型,探索出一条提升教育品质的校本之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做更好的自己 1 智慧教师 学校以“敬业、乐业、专业的活力智慧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教师的学习力、反思力和研究力为路径,激励教师追求“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的教育境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布支局较为合理的“师德高尚、敬业求实、专业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拥有市名师后备3人,市优青项目培养对象1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骨干教师9人,区特色教师1人,区特色教研组1个,累计有22人次进入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和黄浦区名师工作室学习,并在全国、市、区教学和科研评比中屡屡获奖。 图片 区学科带头人 图片 区骨干教师 图片 鲁海燕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 中学数学一等奖 图片 孙吉凤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 中学物理一等奖 图片 顾萍萍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 中学美术二等奖 图片 李祎凡 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 中学探究型课程二等奖 图片 倪芸 黄浦区跨学科实践创新课程 评比一等奖 图片 徐如意、施晓炯、顾奕超 黄浦区跨学科实践创新课程 评比一等奖 滑动查看更多 2 活力学生 学校始终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以更好的市十成就更好的学生。 充满活力的市十学子不仅学业上保持在同类型学校的前列,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也屡创佳绩,近年来曾先后获得上海国际创客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机器人大赛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翔星杯”上海市青少年创造发明设计和创新能力展示活动发明设计方案二等奖;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上海赛区“一等奖、黄浦区化学邀请赛一等奖、黄浦区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 、“大境杯”高中学生科普英语邀请赛B组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应急技能与急救知识大赛三等奖、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璀璨星辰奖”、“文文明明幸福行——黄浦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五年行动”之文文明明幸福小使者;在上海市“进馆有益“微课题论文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7名学生在第六届大赛中分别获了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专题活动中获一等奖。黄浦区中学生社团文化节明星社团、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一等奖;在学校特色项目版画、棋类、射击比赛中,连连获得市、区高奖。